学术交流 | 传统村落保护与智慧城市群建设

bwin必赢/必赢官网2021-02-09 22:01:00来源:必赢官网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为促进地科院研究生间的朋辈交流

由bwin必赢研究生会主办的

博士生在线论坛第一讲之

bwin必赢博士生线上学术交流会

于5月22日晚顺利举行

1.jpg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地科院两位优秀的博士生

分别是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卢俊博士

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杨尧博士

接下来就来看看两位嘉宾带来的精彩分享吧

主题一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策略

——基于江西的案例调查与规划实践

分享人:卢俊

1.jpg

 卢俊,bwin必赢博士研究生,导师陶伟教授。研究兴趣为乡村空间与风貌、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社会文化地理学。已发表论文5篇,主持完成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研究项目4项,参与城乡规划横向实践项目十余项。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西省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分享内容简介

 在流动性不断加剧的当前社会,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我们从“乡土中国”走向了“城市中国”。在城市增长主义语境下,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压力、浮躁和归属感的缺失,使得“乡愁”浮上城市人的心头。传统村落,因其保存和延续温暖感人的历史文化和农耕生活,成为慰藉浮躁社会的一方心灵净土。然而,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为“见物不见人”的思路主导:注重“历史性”的物质遗存保护,而忽略了传统村落作为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活空间的保护。因而,本研究试图从人与物互动的“文化性”视角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本次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历程:从“历史性保护”到“文化性保护”

(2)   传统村落的内涵与特质:村落主体与场所精神

(3)   保护发展的文化性困境与思考

(4)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策略


分享内容回顾

 卢俊博士的分享分别从“日暮乡关何处是”、传统村落的内涵与特质、保护发展的困境与思考、村落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四个方向展开。


一、“日暮乡关何处是”

(1)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历程是从“历史性”到文化性的过程,经历了历史文化名村(2003)-古村落的宣言(2006)-传统村落名录建立(2012)-传统村落乡村振兴(2017至今)四个阶段。

(2)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3)传统村落的评定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现存传统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4)传统村落概念辨析的三个阶段:传统村落与古村落;传统村落与乡土建筑;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村。

1.jpg
2.jpg

3.jpg

4.jpg

二、传统村落的内涵与特质

(1)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包括形式和设计、材料和质地、用途和功能、传统和技艺、位置和设置、精神和感情、以及其它内外部因素;

(2)村落要素的关联性:自然与人文并不是孤立的;

(3)村落风貌的识别性: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传统村落由于所在地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各有特色;

(4)文化存续的延续性:传统村落不仅仅是纯粹历史文化,并且在继续创造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就孕育在传统村落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三、保护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1)观念越位下导致的建设性破坏:文化保护思维下的历史性保护,侧重于物质遗存的保护,对于村落主体生活,社会复杂性与文化异质性考虑欠缺,缺乏动态与多样的保护策略,行政命令和机械的规划技术思路网格导致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矛盾激增,往往导致传统村落的建设性破坏。

(2)保护与发展主体移位下村落活力流失:伴随我国城镇化发展,农场劳动人口区域朝城镇区域聚集,传统村落空心化日益成为普遍现象。实际上是各类“拉力”、“推力””应力作用下,村民自我选择的必然结果。

(3)权力关系变化下公共精神衰退:“皇权不下县”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乡镇治权结构的基本特征,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或治理更多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威结合在一起,地缘和血缘关系构成了村落中社会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4)核心错位下风貌管控艰难:由于乡村保护与建设理论尚不完善,与乡村有关的各类规划及其评价标准多沿用城市规划的方法,风貌控制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具体实施起来阻力不断,风貌控制显示很难达到规划愿景。


四、村落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1)明确保护对象,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传统村落文化性保护的规划技术导则、建立乡土历史建筑产权制度;

(2)赋权传统村落,重现社区活力:建立人才财富返流机制、健全乡村教育培训机制;

(3)强调多元主体,重塑村落精神:引导社会参与、注重分类保护;

(4)完善规划技术,协调村落风貌:制定适宜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标准、强调生活延续性而非过分强调原真性。

主题二

智慧城市群建设的思考

分享人:杨尧

1.jpg

 杨尧,bwin必赢2019级博士研究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师从赵耀龙教授。研究方向为空间分析与政策模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论文3篇。


分享内容简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依此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合作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群的构建将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科学发展,但目前作为智慧城市群基础的智慧城市还存在着诸如概念界定尚未统一、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等问题,致使智慧城市群的涵义和内容也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疑问。因此,在定义尚未明确的智慧城市群构建中,如何充分发挥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作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需要针对新形势、新环境,寻求新的战略思路来解决新问题。本次汇报将主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的构建与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


分享内容回顾

 杨尧博士的分享包括智慧城市的“灵魂” 、智慧城市群的构建、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群中的应用以及结束语四个部分。


一、智慧城市的“灵魂”

(1)从城市的定义、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本质对城市进行概念界定。

(2)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介绍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智慧城市的“灵魂”指的是面向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自主调节,包括智慧感知、智慧评估、智慧优化三个关键词。

1.jpg

2.jpg

二、智慧城市群的构建

(1)城市群及大都市带理论的构建。

(2)中国城市群理论研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城市群的四个主要方面“一联三生”:联通,为 “三生”协同发展奠定联系基础;生产,提供经济保障支持,丰富其他内容选择的可能性;生活,为居民创造优质的生活圈;生态,提供生态服务的同时,约束其他内容发展的规模与方向;

(4)课题研究成果——智慧城市群构架:在“面向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自主调节”的智慧城市群灵魂指引下,智慧城市群构架应该以数字城市群为支撑,通过对城市群内联通、生产、生活、生态四个方面进行智慧的感知、智慧的评估、智慧的优化、智慧的实施来实现,并在其中注入幸福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微信图片_20210122170508.png


三、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群中的应用

(1)地理空间信息是一切信息的载体:“路”指的是网络基础设施,“车”指的是地理空间信息,“货”指的是一切信息;

(2)自我认知:城市大数据的“爆炸”带来新挑战与新机会;

(3)自我修复:面向幸福城市的自我优化调整;

(4)课题研究成果——智慧城市群研究内容构架

1.jpg


四、结束语

(1)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群的建设,需要“灵魂”的引领;

(2)面向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自主调节,是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群的“灵魂”;

(3)“一联三生”是城市群的四个主要方面,实现“一联三生”的智慧感知、智慧评估、智慧优化是智慧城市群构建的核心内容;

(4)地理空间信息通过资源汇聚、空间处理和时空云平台的构建等,对“一联三生”的智慧感知、智慧评估、智慧优化提供核心支撑;


感谢两位博士生嘉宾带来的精彩分享

敬请期待“博士生在线论坛”后续活动


资料来源丨卢俊 杨尧

执行编辑丨地科院研究生会 刘淼滢

责任编辑丨李汉杰




标签: